在食用菌出菇過程中還有的常見的問題是什么

2015-07-01

1.畸形菇問題?;喂綄嶋H上就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生理性病害。造成畸形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菇棚溫度偏低,可通過提高菇棚溫度到最適生長溫度預防。因為在很低的溫度下,菇體細胞的正常分裂不能進行。原因之二就是通風管理不當造成的。通風的主要目的是為食用菌子實體的正常生長補充氧氣,同時排出其代謝廢物二氧化碳。

子實體生長分化階段對二氧化碳濃度較為敏感。如雙孢蘑菇,當菇房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大于1%時,往往出現菌柄長、早開傘等品質下降現象;二氧化碳濃度超過6%時,菌蓋發(fā)育受阻,菇體畸形,商品價值受損。靈芝的幼小于實體二氧化碳濃度為0.1%的環(huán)境中發(fā)育時,~般不形成菌蓋,菌柄分枝呈鹿角狀。

2.病蟲害問題。出菇期發(fā)生病蟲害尚無較好的農藥防治方法。由于食用菌生長周期短,原則上出菇期是不能使用農藥的,因極易造成農藥殘留,危害人體健康。所以,如出菇期病蟲害大發(fā)生,只能標志著栽培失敗。但對病蟲害的防治目前依然強調預防為主。主要措施是:

一是保護好菇場環(huán)境,發(fā)菌期的污染雜菌袋不能隨便丟放,更不應該扔在菇棚,要集中焚燒或挖坑深埋;通風口一定要加防蟲網,以防成蟲產卵,導致蟲害。

二是要加強通風,控制好菇棚的相對濕度。如用農藥控制,可用一些高效低毒的農藥如菊酯類殺蟲劑、多菌靈類殺真菌劑、農用抗生素類殺細菌劑,但要特別注意,絕對不能帶菇噴施農藥,而應把菇全部采凈后再使用農藥。

與《在食用菌出菇過程中還有的常見的問題是什么》相關的文章: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