蚯蚓飼料發(fā)酵對條件有哪些要求

2014-09-05

(1)堆料場所。要選擇取水容易,運輸方便,暖和,可避強風寒氣的場地。風太大,空氣流通過速,水分容易蒸發(fā),料堆中的濕度易于降低,尤其是冬季和初春對堆料腐熟影響極大。夏季高溫時,宜避免日光直射,否則料堆養(yǎng)分容易損失,有機物含量亦會減少。選冬暖夏涼的場地最好。

(2)料堆高度。以1米左右為宜,太高翻倒不便,且易因本身自重的壓力而減少料內孔隙,使料內成為嫌氣狀態(tài)。在氣候炎熱時,大型料堆可能使溫度升到不利于細菌生活的限度,反之,堆得太低,熱量易于散發(fā),溫度升不高,蟲卵和細菌殺不死。至于料堆形狀,干燥天氣宜用梯形,雨季宜用圓錐形,大規(guī)模堆積可采用長方形。

(3)通風。飼料的堆制發(fā)酵過程,實際是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,速成堆制發(fā)酵,分解有機物的微生物主要是好氣性細菌。因此,在堆積發(fā)酵時必須通氣良好,供給充足的氧氣,微生物才繁殖快,活動旺盛。為了便于通氣,一般用糞料和草料混合。在堆制發(fā)酵過程中要翻倒料堆1—2次。如飼料堆積過于簡單,粗放,熱量容易散發(fā),飼料往往不易腐熟。在堆積時可以適當踏實,以減少空氣供給,調節(jié)發(fā)酵速度。

(4)水分。微生物生長發(fā)育,均喜潮濕環(huán)境。一般料堆發(fā)酵的水分60%為宜。水分過多,有礙空氣流通,抑制好氣性細菌活動,氨素易于流失。水分過低,分解作用停止,溫度升不高,不利于發(fā)酵。

(5)營養(yǎng)。微生物所需要的營養(yǎng)來自料中的有機物(包括氨、磷,鉀和碳等等),料中碳素含量要豐富。微生物對磷素需要較少,需鉀更少,二者在堆積材料中已有足夠含量。微生物最缺乏的是氮素。因此,要適當添加氨素,如硫酸銨、石灰氮及尿素等,一般以添加0.3%為宜,氮素以水溶性為原則。如果添加硫酸銨,為了保持微生物生活的環(huán)境,應另加等量的石灰,這樣還可中和有機物分解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酸。使用氫氧化鈣時則不另加石灰。尿素產生酸性極微,對酸度無大影響。硝酸鹽類不適宜用作氮源,硝酸的還原作用損失氨素較多。

與《蚯蚓飼料發(fā)酵對條件有哪些要求》相關的文章:

  • 紅蟲和蚯蚓的區(qū)別 紅蟲和蚯蚓的區(qū)別

    紅蟲學名搖蚊幼蟲,淡水水域中底棲動物的主要類群之一。蚯蚓是對環(huán)節(jié)動物門寡毛綱類動物...

  • 蚯蚓為什么有時逃跑和死亡 蚯蚓為什么有時逃跑和死亡

    (1)澆水過多。水量多時容易造成飼養(yǎng)器內積水,蚯蚓不能適應過濕環(huán)境,紛紛逃跑。同時,由...

  • 人工養(yǎng)殖蚯蚓的生長發(fā)育條件 人工養(yǎng)殖蚯蚓的生長發(fā)育條件

    蚯蚓生活、發(fā)育與生殖需要一定的生活條件,不同種類的蚯蚓,其適宜的生長條件有異。 1.溫...

  • 蚯蚓吃什么食物 蚯蚓吃什么食物

    蚯蚓吃什么 蚯蚓吃什么食物?蚯蚓吃進的腐爛有機物和大量土粒,經過消化形成糞便排出體外...

  • 蚯蚓的生活習性 蚯蚓的生活習性

    蚯蚓的生活習性 蚯蚓具有喜溫、喜濕、喜暗、喜安靜、怕光、怕鹽、怕辣及植食性、穴居性等...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