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三)適時開盤劃面
早熟品種可在菇房內(nèi)最高溫度穩(wěn)定在24℃以下時開盤劃面,中、晚熟品種在20℃以下時開盤劃面。開盤劃面前菇房要蓋好,保濕,使空氣相對濕度達85~95%.打開包盤薄膜,用消毒滅菌的刀片或鐵鋸條,在菌盤面上每隔3公分左右呈“井”字形劃開蠟質層,共劃6~7條口,劃口深以蠟質層厚薄而定,一般深為0.5~1.0公分,但一定要劃透蠟質層,即劃到培養(yǎng)基,使進入新鮮空氣,有利于原基分化形成。
(四)催菇期管理
開盤劃面后應覆蓋草簾或薄膜4~5天,并向地面酒水,使空氣相對濕度達85~95%.待劃口處長出新生菌絲體后,揭去草簾或薄膜,向盤面噴少量霧狀水,為噴輕水階段,保持濕潤狀態(tài)即可,主要是向空間噴水,每天噴水3~5次。第6天開始為噴重水階段,即向盤面多噴水,水溫低些,并讓水向菌盤內(nèi)滲入,使菌盤內(nèi)含水量達70%左右,手按菌盤發(fā)軟,并有少量水滲出為宜。
催菇期子實體形成和發(fā)育需要散射光,在黑暗條件下不易形成子實體,所以要調整菇棚光線,并適當通風,加大晝夜溫差,約20~30天可見菇蕾。若氧氣不足,co2含量高,則出菇晚,出菇不齊。
(五)出菇期管理
當菌盤面出現(xiàn)米黃色原基時,水分管理應以向空間噴水保濕為主,使菌盤面和原基不干燥為宜。當菌蓋長到0.3~0.5公分時,可適當向菇體和菌盤表面噴水,保證菇體生長所需要的水分,隨著菇體長大應適當增加噴水量,直到菇體達到商品要求的標準為止。子實體生長要求空氣相對濕度85~95%,濕度低,菇體小,菌肉薄,開傘早,菌蓋上粘質少,影響質量和產(chǎn)量。子實體生長期要給適當散射光,若光線不足,形成菇少、菇色淡、蓋小、柄長、易開傘、質量差。若陽光暴曬,菇體沒有香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