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元成蟲的養(yǎng)殖管理方法

2017-01-24

溫室飼養(yǎng)土元6個月揀雄,揀雄后2個月為交配期,2個月后50%以上的母蟲開始產卵。母土元產卵形式是慢慢從產道分泌出膠狀粘液,很快成形變硬。產一粒卵約需3-6天。產卵期并不影響其活動與吃食。母蟲在產卵時就拖著尾巴在坑池內活動。我們一般靠觀察土層表面卵塊的數(shù)量來確定是否可篩卵塊。一般每平方分米面積有2粒卵塊便可篩卵了。由于土元的不斷長大,蛻的皮也大,土元皮被翻拱在土層表面,形成厚厚的一層空殼,不便于對土元的觀察和飼喂,平時應用撣子及時把它撣出。

人工飼養(yǎng)土元的飼料品種結構單一,漸漸會導致土元缺乏一些微量元素及營養(yǎng)物質。母土元會有輕微吃卵現(xiàn)象。不過這些僅限于吃食坑表面的卵。在飼養(yǎng)土深層,土元是不吃食的。我們在飼喂過程中應注意飼料的多樣性,添加部分豆餅、小魚蝦、動物下腳料等富含營養(yǎng)的飼料,必要時添加維生素系列,土霉素、甲殼素等藥物飼料。

成蟲期間飼養(yǎng)土濕度要大一些(40-50%),可以在飼養(yǎng)土表面噴水或增加青飼料的投喂量。篩制卵塊后在空坑池里放水增濕。

篩卵由人工操作。一般自第一次篩卵后每隔20-25天篩一次。先刮去飼養(yǎng)土表面的雜物,一人從飼養(yǎng)池里把蟲、土一起扒出來,倒入另一人所持的1目篩里過篩,1目篩下面放置6目篩。1目篩把成蟲篩出,倒入旁邊預先放置了飼養(yǎng)土的盆里,再用6目篩把卵塊篩出倒入另一個專門放置卵塊的空盆。一個坑池篩完后,把飼養(yǎng)土與成蟲倒入飼養(yǎng)池飼養(yǎng)。篩出的卵塊夾雜著部分土元糞便等物,可放在水中淘洗。卵塊遇水會浮起來,一般雜質物都下沉。把卵塊撈出,用清水沖洗、陰干、過篩、簸去空殼、揀雜,這樣的卵塊就可留種孵化了。卵塊除自己留種外,多余部分可作種出售。一時不能出售應用飼養(yǎng)土拌起來,放置在陰涼處保存。

與《土元成蟲的養(yǎng)殖管理方法》相關的文章: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