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大杜鵑
又叫喀咕、郭公、布谷,屬鵑形目,杜鵑科。夏季見(jiàn)于全國(guó)各地,越冬于東南亞。
成鳥體長(zhǎng)32-34厘米,體重95-100克。嘴有2厘米長(zhǎng),呈黑褐色;口腔上皮、舌呈紅色,頭頂、枕部及后頸呈暗銀灰色,額部為淺灰褐色,頭例,頦、喉、下頸及上胸部淡灰色。背部灰色,腰、尾覆羽藍(lán)灰色,初級(jí)飛羽有白色橫斑,羽緣白色,雜黑褐色橫斑,下胸、脅為白色,雜以黑褐色橫紋。足4趾,對(duì)足型,棕黃色。
(2)中杜鵑
又叫中喀咕、簡(jiǎn)鳥,分布我國(guó)沿海及東北地區(qū)。
形態(tài)與大杜鵑相似,但翼緣純白,不具褐斑,下體橫斑寬達(dá)3-4毫米,條紋相距5-6毫米。
(3)四聲杜鵑
亦稱光棍好過(guò)、快快割麥、花喀咕、刮鍋。頭頂、后頸暗灰色,上體其余部分及兩翅表面純褐色,初級(jí)飛羽暗褐色,翼緣純白,下體羽毛乳白色,雜以橫斑。
(4)八聲杜鵑
又叫八聲喀咕、八聲悲鵑、紅嘴哀聲喀咕。夏季遍布華南一帶。
頭頂、頦、喉、上胸淡灰色,后部稍呈棕色,下胸純棕色。
(5)小鴉鵑
又叫小毛雞、小黃峰。終年留居臺(tái)灣、福建及云南等省,為珍貴籠養(yǎng)鳥類。
頭頂、頸、上背及下體全部純黑色而呈藍(lán)色反光,尾羽黑色而沾銅綠光澤;兩翅、宿、肩間部栗色,飛羽淡褐色,下背及尾上覆羽呈黑與棕色橫斑相雜狀。眼紅色,嘴、腳、趾、爪為黑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