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支訓練有素的百靈鳥,應該既能舞又能叫,舞姿要美,鳴叫要成套。所謂成套是指百靈在摹仿各種鳥、獸、蟲叫,以及其它物體發(fā)出的聲音時有一定的套數(shù)。即第一個效鳴口叫完后緊接著又叫第二個效鳴口,第二個叫完了又叫第三個。依此類推,等最后一個效鳴口叫完了,再從頭叫第一個。這種反復鳴叫,叫做成套。
一支好百靈叫口有十三套。即能依次叫出十三種效鳴口,哪口挨哪口,一絲不亂,可反復鳴唱。
百靈鳥鳴叫的十三套,內(nèi)容次序因地而異。就北京來說,南北城要求都不盡相同。一般來說都先從“麻雀鬧林”開始,依次是“母雞嘎蛋”、“貓叫”、“沙燕或雨燕鳴唱”、“狗吠迎賓”、“喜鵲(灰喜鵲或喜鵲)鳴枝”、“紅吁歡唱”、“油葫蘆(一種大型蟋蚌)報秋”、鷹鳶威鳴”、“小車軸聲”、“水梢鈴響”、“葦鷙子唱曲”、最后以“伯勞(虎伯拉)勸耕”結尾。
有的地方在十三套中,加入了蟈蟈和黃雀,而免去了葦磚子和伯勞。但能反復叫十三套的鳥只是少數(shù),而大部分鳥只能叫“散口”,也叫“散套”。它沒有固定的套數(shù),或套數(shù)不足十三,有的對一種套口能連續(xù)叫好幾次。對這種叫法,也有人管它叫“保定口”的。
能叫“十三套”的百靈,應當講究“凈口”。所謂凈口,是指在百靈反復鳴叫十三套時,不能加雜其它口。據(jù)說有的人,將叫十三套的百靈回到家里便把鳥放進一個大缸里,使它與外界聲音隔絕。其目的是避免百靈再學別的聲音,以保持凈口。
總之,百靈鳥心靈口巧,它所唱出的惟妙惟肖的摹擬聲,使人聽了陶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