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豆的播種密度因品種和栽培季節(jié)而異。春播菜豆發(fā)育前期溫度低,主蔓生長緩慢,有利于側枝發(fā)育,故播種宜稀。為爭取良好的光照條件,保證一定株數(shù),在行株距的布置上都采取擴大行距,縮小株距,加高支架或采取高矮間作的措施。
蔓生菜豆在做好的壟上用小鎬開溝.按30-40cm播下1~6粘種.后蓋土5cm左右,待表土稍干時鎮(zhèn)壓。矮牛種應適當密植可縮小行距增加每穴株數(shù),以增加早期產量,一般可做成40cm的壟,株距10-20cm。
水分是菜豆生長發(fā)育很重要的環(huán)境條件之一,但若澆水不當,很容易導致莖葉生長與開花結莢間爭奪養(yǎng)分,而招致植株落花落莢,降低產量。一般直播蔓生菜豆待苗出齊后,澆一次水,及時中耕1-2次以保墑,并控制澆水。
開始抽蔓時,結合插架澆一水,隨后中耕培土插架。第1花序開花期,一般不澆水,防止因澆水后枝葉徒長造成落花。如在土壤干旱地區(qū),可在花蕾將要開放時,為供給花期所需水分澆一次小水,直至第1花序結莢至半大時再澆水。
矮生菜豆,花序抽生早,生長期短,蹲苗時間不宜太長,以免引起植株早衰,影響產量。所以矮生菜豆應在結莢前早澆水施肥,對促進植株生長發(fā)育有明顯效果。
在生產上掌握蹲苗期的指標是第1花序結莢至半大時,結束蹲苗期。蹲苗期過長過短對菜豆的生長都不利,都會影響其產量。所以應嚴格掌握蹲苗期的長短,才能協(xié)調好營養(yǎng)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矛盾,獲得較高的產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