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豆種植對土壤中磷、鉀的平衡作用(2)

2021-05-18

三、土壤磷、鉀含量的盈虧估算

1.土壤鉀含量的盈虧估算

從試驗數(shù)據(jù)中我們可以看出,秸稈還田條件下,平均每個植株收獲時從土壤中帶走的鉀元素含量為21.8-25.6kg·hm-2;不采用秸稈還田時,平均每個植株收獲時從土壤中帶走的鉀元素含量為24.9-30.1kg·hm-2,秸稈不還田較秸稈還田多帶走約3.1-4.5kg·hm-2的鉀元素。

秸稈還田時,土壤鉀盈虧量為-7.4-28.6kg·hm-2,施低含量鉀肥時虧損7.4kg·hm-2;施高含量鉀肥時,鉀元素盈余28.6kg·hm-2。不還田時鉀盈虧量為-13.3-19.6kg·hm-2,從這些對比數(shù)據(jù)中我們也可以看出,秸稈還田對于降低土壤虧損,提升土壤鉀含量的重要作用。

2.土壤磷含量的盈虧估算

從試驗數(shù)據(jù)中我們可以看出,秸稈還田條件下,平均每個植株收獲時從土壤中帶走的磷元素含量為7.8-8.6kg·hm-2;不采用秸稈還田時,平均每個植株收獲時從土壤中帶走的磷元素含量為8.9-11.2kg·hm-2,秸稈不還田較秸稈還田多帶走約1.1-3.6kg·hm-2的磷元素。

秸稈還田時,土壤磷盈虧量為7.4-23.6kg·hm-2,施低含量磷肥時盈余7.4kg·hm-2;施高含量磷肥時,磷元素盈余23.6kg·hm-2。不還田時磷盈虧量為6.0-21.6kg·hm-2,從這些對比數(shù)據(jù)中我們可以看出,秸稈還田對于降低土壤虧損,提升土壤磷含量的重要作用。

四、結果討論

從試驗數(shù)據(jù)我們可以看出,種植大豆對土壤磷、鉀平衡的影響不僅僅取決于施肥量,還取決于大豆的生長階段和還田養(yǎng)分的多少。從試驗中得出,處于生長期至成熟期的大豆對于土壤中的磷、鉀元素吸收量最大,不進行秸稈還田相較于秸稈還田土壤中的磷、鉀失衡現(xiàn)象更嚴重。因此,秸稈還田對土壤磷、鉀元素供應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,能夠有效提高土壤磷、鉀含量,增強土壤肥力,能夠使土壤承受反復種植農作物的壓力,秸稈還田還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,對土壤的營養(yǎng)成分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造,進而提升農作物產量,促進農民經濟水平提升。

與《大豆種植對土壤中磷、鉀的平衡作用(2)》相關的文章: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