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棉花蕾鈴期管理技術(shù)(3)

2014-10-12

3、化學調(diào)控?;瘜W調(diào)控是塑造合理株形的有效方法,根據(jù)棉花長勢和天氣狀況,初花期一般每畝用縮節(jié)胺2一2.5克,加水15一25千克噴酒。打頂后7一8天根據(jù)棉花長勢,一般每畝用縮節(jié)胺3一5克,對水15一25千克后噴酒棉株頂部和邊心?;瘜W調(diào)控一定要根據(jù)棉花長勢和天氣狀況靈活掌握,土壤缺水、棉花生長受阻時應少用或不用。

4、綜合防治病蟲害。在棉鈴蟲防治方面,要重點防治三代,當百株有低齡幼蟲15頭時,應采取化防措施。防治棉葉螨可選用殺螨王、蟲螨克等藥劑。盲蝽象的防治可使用聚酯類、有機磷類農(nóng)藥交替進行防治,并注意保護天敵。對棉花枯萎病、黃萎病的防治應以預防為主,可選用廣枯靈、施特靈等藥劑。

5、防旱排澇兩手抓,堅持抗災奪豐收。進入花鈴期后,如遇天氣干旱,當耕作層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間持水量的65%時,可隔行澆水,每畝灌水30一40立方。需灌水1一2次。進入吐絮前期(9月上、中旬)應保持稍高的土壤水分(占田間持水量的70%左右),此時如遇秋旱,耕作層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間持水量的65%,可澆水,每畝灌水30一40立方。對防止早衰、增加鈴重、提高纖維品質(zhì)有顯著效果。

花鈴期正值我省汛期。在低洼多雨、地下水位高的地區(qū),要挖溝排水,降低地下水位,防止棉田澇漬。做好雨季排水,保證日降雨200毫米時,雨后24小時棉田不積水。

7月10日前棉田遭受冰雹侵襲,在棉稈受傷較輕,果枝多數(shù)保留的情況下,一般不宜翻種,應加強管理,通過松土、施肥、整枝取得較理想的收成和效益。

與《今年棉花蕾鈴期管理技術(shù)(3)》相關(guān)的文章: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