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正常情況下,蘑菇覆土到出菇大約需要20天,這段時間要做好下面幾項工作:
(1)由于蒸發(fā)作用,土層濕度容易降低,因此要勤噴水,保持土層的濕度適宜。每天的噴水量不能固定,麗應根據蘑菇的不同生長階段、天氣、菇床的濕度及菇房的保濕性能而定。噴水時要注意均勻,噴嘴不能直沖床面,且避免噴重水,噴水后,要經常檢查覆土層的濕度是否符合要求。
(2)這段期間,通風量要適當增加,要防止形成高溫高濕的環(huán)境。
(3)要經常檢查床面。若發(fā)現(xiàn)菌絲生長異常,要及時處理,把病蟲害消滅在發(fā)生初期。特別是這時容易在覆土層發(fā)生“胡桃肉狀菌”,要注意防治。
(4)要檢查菌絲上土和“吃料”的情況。若發(fā)現(xiàn)菌絲不上土或“不吃料”,要及時找出原因,采取措施挽救。
蘑菇覆蓋土粒水分的調節(jié)方法
粗土粒在覆蓋前最好先用石灰水調至半濕,可中和土粒酸性和滅菌殺蟲,并且便于以后調濕操作,縮短調濕時間。預濕后,要放置15分鐘左右,待土粒表面的水分已干、不粘手時,再覆蓋料面。隨即用噴霧器噴水調濕,一天至少要噴4—15次,噴水量應根據土粒的性質而定。粘性較差、砂質多的士粒,每次噴水量要少,以防土粒溶化散開。粘性較大,質地較硬的土粒,噴水不能過急,以防將水淋進培養(yǎng)料。噴水時,噴嘴不要放得太低,直沖土粒,以免土粒溶化而造成板結。粗土粒上床后,應爭取在2天內調足水分(含7量達36-37%).含水量適宜的土粒,用手一捏,會扁不會碎,也不粘手。者±粒捏了會碎,中間仍有白心,說明太干,還需噴水;若土粒會粘手,說明太濕。調好水分后,就著手覆蓋細土粒。細土粒宜采取干土覆蓋,蓋完后馬上調好水分,調濕的方法與粗土粒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