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常用的補水增產措施有兩種。
1.菌袋覆土補水。
(1)覆土材料的準備。覆土材料選用腐殖質含量高的菜園土或其他較肥沃的沙壤土,事先打碎曝曬3-5天,以殺滅其中的部分雜菌和害蟲,用前移入棚內時再加0.5%的尿素,并邊翻拌邊噴灑適量的多菌靈,進一步殺菌備用。
(2)菌袋處理。將出過2-3潮菇的菌袋移入棚內脫去塑料袋,同時把脫去菌袋的培養(yǎng)料表面的老菌皮刮去,殘菇清理干凈,挑出污染嚴重的菌袋扔掉。
(3)植入覆土。用移入棚內的準備好的土先將畦面底部鋪一層約2厘米厚的土層,然后將脫去菌袋的菌筒垂直擺在畦內,菌筒間距4-5厘米,以免長出的菇體過于擁擠。每畦擺放完畢后,用事先準備好的土將菌筒間的空隙填實,然后在畦面上覆一層約2厘米厚的土,輕輕拍平、拍實即可。最后待棚內各畦全部覆土完畢,一次性澆透水一次。澆透水后,菌筒上端似露非露,僅留薄薄一層土為好。
2.菌袋直接注水。
具體方法是將袋栽食用菌頭潮菇采收結束后,用一支或多支專用補水器,利用普通噴霧器上的接頭、開關等零部件與一根塑料管或橡膠管連接上,另一端則接在自來水龍頭上(沒有自來水資源的可用微型水泵抽水代替),需要補水時,先打開自來水龍頭開關,將補水器插入料內,再打開水管上的備用開關,水在有壓力的狀況下就會順利補進料內。一袋補足后,關閉手頭開關,再補另一袋。
水分的補充標準是:使菌筒的質量達到裝袋時的質量或者略高一點。一般裝1千克干料的菌筒,補水后的重量應達到2500克左右。經補水后,可連續(xù)出2-3潮優(yōu)質菇,總產量可比常規(guī)出菇法提高50%左右,效益相當可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