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樹是我國主要速生造林樹種,具有調節(jié)氣候、涵養(yǎng)水源、防風固沙、保護農田等功能。由于楊樹具有分布廣、易栽植管理、用途廣等特點,人工林的面積逐年增加。然而近年來,由于林木撫育和管護措施不當等多種原因,病蟲害發(fā)生普遍較重,本文對楊樹主要蟲害的形態(tài)特征及為害特點進行概述,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。
1.蠐螬
1.1形態(tài)特征及為害特點 蠐螬是金龜類幼蟲的總稱,身體肥大,體型彎曲呈c型,多為白色,少數為黃白色。頭部褐色,上顎顯著,腹部腫脹。體壁較柔軟多皺,體表疏生細毛。頭大而圓,多為黃褐色,生有左右對稱的剛毛。主要為害幼苗的根部,造成樹根殘損、苗期缺苗等。
1.2防治措施 在苗木生長期發(fā)現有蠐螬為害時,可用50%辛硫磷乳油、25%異丙磷乳油1000~1500倍液防治,在苗床上開溝或打洞灌溉根際毒殺蠐螬。利用蠐螬不耐水淹的特點,可在每年11月前后冬灌或5月上中旬適時澆灌大水,并保持一定時間,水久淹后,蠐螬數量會下降。還可以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,減少蠐螬的發(fā)生數量。
2.小地老虎
2.1形態(tài)特征及為害特點 幼蟲體長37~50mm,灰黑色,體表布滿大小不等的顆粒,臀板黃褐色,具2條深褐色縱帶。成蟲小地老虎體長約17~23mm,翅展40~54mm,深褐色,前翅由內橫線、外橫線將全翅分為三段,具有顯著的腎狀斑、環(huán)形紋、棒狀紋和2個黑色劍狀紋,后翅灰色無斑紋。小地老虎主要以幼蟲為害幼苗,低齡幼蟲常聚集于葉或葉莖間,3齡以后分散并潛伏在土里,夜晚出來將幼苗嫩莖咬斷,并拖入土中取食。也會爬到苗木上部咬食幼嫩莖葉,影響幼苗生長。
2.2防治措施 在小地老虎1~3齡幼蟲期,可采用48%地蛆靈乳油1500倍液、48%樂斯本乳油或48%天達毒死蜱2000倍液、2.5%勁彪乳油2000倍液、10%高效滅百可乳油1500倍液、2.5%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、20%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等地表噴霧。在成蟲發(fā)生期,可以配制糖醋液誘殺。配制方法:糖6份、醋3份、白酒1份、水10份、90%萬靈可濕性粉劑1份調勻。還可以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。